潤否?

「潤」者,英文 run 之音譯,去國也。

子曰:「篤信好學,守死善道。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。天下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。邦有道,貧且賤焉,恥也;邦無道,富且貴焉,恥也。」(《論語·泰伯》)

危險的國家不去,混亂的國家不待,因有人戲稱孔子是「潤學」的祖師。

關於如何處世,論語中相關段落還有:

子謂南容,「邦有道,不廢;邦無道,免於刑戮。」以其兄之子妻之。(《公冶長》)

子曰:「甯武子邦有道则知,邦無道则愚。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」(《公冶長》)

憲問恥。子曰:「邦有道,穀;邦無道,穀,恥也。」(《憲問》)

子曰:「直哉史魚!邦有道,如矢;邦無道,如矢。」君子哉蘧伯玉!邦有道,則仕;邦無道,則可卷而懷之。」(《衛靈公》)

綜觀之,孔子大抵認同君子應明哲保身,適時蟄隱,不可在亂世亂國耿直參政,白白使自己受刑。

而在《莊子·人間世》中,顏回引孔子說「治國去之,亂國就之,醫門多疾」。離開政治清明之國,前往政治昏亂之國,良醫之門本就多病人(喻有能力的人應參與改變社會)。

如此,豈非孔子之言自相矛盾?

而且有趣的是,《論語》作為「入世」的儒家的經典,反建議人適時韜隱;《莊子》作為「出世」的道家經典,卻列出積極的態度( 固然《莊》多寓言,史實性存疑;且引言不等於作者之態度)。

鐘泰先生在其《莊子發微》序言即論證莊子實應歸入儒門而非道家,全書以儒解莊。若然,則《莊子》與《論語》當不相抵牾。

余不才,無新見,引書中論述如下。

「治國去之,亂國就之」,與《論語》所言「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,危邦不入,亂邦不居」語似相反,然一以言存身之智,一以言救民之仁,義各有當,未始相妨也。且人亦未可等量而齊觀也。《孟子》曰:「有天民者,達可行於天下,而後行之者也。有大人者。正己而物正者也。」有道則見,無道則隱者,天民之事。「治國去之,亂國就之」者,則大人之德也,是不可以期之大人以下,故孔子不以語他人,而以告顏子也。此可補《論語》之未及矣。


潤否?
https://tommylibra.site/2023/06/08/潤否?/
作者
Tommy
發布於
2023年6月8日
許可協議